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地理科学系成功举办往届毕业生访谈活动

作者:李洪彬   编辑:王轩   审核:李长坡    时间:2025-03-29 点击数:

为进一步推动师范专业认证工作走深走实,提升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025年3月29日,许昌学院地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地理科学系在学院二楼会议室成功举办了毕业生访谈活动。此次活动聚焦课程建设及师范生能力培养等关键问题,活动由地理科学系主任韩冰雪主持,参加本次活动的往届毕业生35人,地理科学系全体教师参加。

毕业生们结合自身实践,深入探讨了在校期间专业学习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并对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

在课程设置优化层面,校友们建议构建“金字塔型”课程结构:底层夯实《地理科学导论》、《教育学原理》等通识基础,中层强化《三板教学技能》《GIS技术与应用》等专业核心,顶层增设《研学旅行设计》《文化遗产地理》等前沿选修模块。针对实践教学短板,提出推行“三阶递进”实践体系:大一开展教育见习观察,大二组织微格教学实训,大三实施“双导师制”教育实习,将《文化地理》课程30%学时移至研学基地开展田野调查。

多位校友结合从教经历指出,现有课程体系存在“重理论轻转化”现象,建议增设“地理教学案例工作坊”,将真实课堂视频引入《地理教材分析》课堂。针对乡村教育振兴需求,提议开发《乡土地理资源利用》特色课程,培养师范生“在地化”课程开发能力。更有校友建议将《教育心理学》课程与心理辅导实践结合,增设“中学生地理认知诊断”专题研究。

在职业发展支持维度,毕业生们呼吁建立“校友导师资源库”,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职业规划指导。针对师范生持续学习需求,建议搭建“地理教育智慧平台”,动态更新基础教育改革、地理信息技术等前沿课程模块。有校友特别提出,应强化《地理教学论》课程与基础教育课标的衔接,定期邀请教研员参与课程设计,确保人才培养的适切性与前瞻性。

此次活动进一步构建了“校友-院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新范式。通过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系统化吸纳校友群体对地理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前瞻性建议,推动专业培养体系向“需求导向、实践贯通、持续进化”的方向迭代升级。“校友反哺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不仅构建了“高校-中学”双向赋能的协同育人机制,更为锻造兼具乡土情怀与全球视野的新时代地理教育工作者构筑了坚实的成长基座。

版权所有:许昌学院 地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地址:许昌市八一路88号 理科综合楼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