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知行合一探GIS前沿 实践赋能育地信人才 ——记《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导论》课程认知实习

作者:李京忠   编辑:王轩   审核:李长坡    时间:2025-10-27 点击数:

近日,为深化学生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认知,将课堂理论与行业实践紧密结合,2025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全体学生在李长坡、李京忠、高歆等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为期2天的专业认知实习活动。同学们先后走进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鹤壁遥感真实性检验站、郑州大学地图博物馆及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沉浸式感受GIS技术的行业发展及在多领域的创新应用。

在航天宏图,技术专家围绕自主研发的PIE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详细讲解了其在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场景的实战案例。同学们近距离观摩了多源遥感影像的融合处理、高精度三维建模等操作流程,直观认识到国产GIS技术在打破国外垄断、赋能国家重大战略中的核心作用,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对行业发展的驱动力量。

随后,实习队伍抵达鹤壁遥感真实性检验站。在学院优秀毕业生08级魏庆伟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高光谱成像仪、激光雷达扫描仪、地面光谱辐射计等先进设备,了解了遥感数据真实性检验的核心流程。现场的设备操作演示和技术原理讲解,让同学们对遥感技术的“数据生命线”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在郑州大学地图博物馆,受到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李健院长的热情接待,同学们开启了一场跨越古今的地理文化之旅。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地形图》、明代《郑和航海图》等古代测绘珍品,到现代GIS技术支撑的智能城市管理系统、三维数字地图,清晰的发展脉络展现了地图从“记录地理”到“赋能决策”的功能演进。通过互动体验区的实操,同学们切实感受到GIS技术如何让地理信息更高效地服务于日常生活与社会治理。

此次实习的最后一站是数字孪生小浪底水利枢纽。在管理中心张凡平主任的安排下,同学们在枢纽管控中心通过三维数字孪生平台,直观看到水文监测、水库调度、设备运维等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场景。小浪底数字孪生应用科方建熙科长详细介绍了数字孪生技术从多源数据采集、GIS空间处理到模型模拟应用的完整链路,以及该技术在提升水利工程防洪、发电、生态调度等综合效益中的关键作用。实地观摩大坝等实体设施后,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地理空间布局与水利功能实现的深度契合。

“这次实习让我跳出了课本,真切感受到GIS技术的强大应用价值。从遥感影像处理到数字孪生水利工程,每一个场景都让我对专业的未来充满期待。”,实习结束后,一位同学兴奋地分享道。带队教师表示,本次认知实习旨在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帮助学生建立对GIS行业的整体认知,激发专业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学习和职业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本次实习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导论》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学院培养应用型地信人才的重要举措。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校地联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行业前沿的实践机会,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地理信息科学人才。

据悉,本次实习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导论》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学院培养应用型地信人才的重要举措。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校地联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行业前沿的实践机会,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地理信息科学人才。

版权所有:许昌学院 地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地址:许昌市八一路88号 理科综合楼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