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2.能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过程与方法:讨论分析与联系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意识。
教学重点
1.会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
2.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会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理解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也将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2.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
讲授新课
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段,完成下面问题。
1.自然资源的概念(注意概念中的关键词: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
2.请同学们举例说出你知道的自然资源:
3.判断下列资源哪些是自然资源;水、阳光、草地、动物、森林、小麦、雷电、玉米、核桃。
请同学们阅读图3.1,3.2回答问题。
1.我们可以把自然资源分为哪两类?(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能够循环使用;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等,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
2.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完成活动: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1.区分下列自然资源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并说出理由。
温泉 树木 草地 潮汐能 藏羚羊
风能 海鱼 核能 天然气 花岗岩
可再生资源有:温泉、树木、草地、潮汐能、藏羚羊、风能、海鱼
理由: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再生,有些可以循环利用。
非可再生资源有:核能、天然气、花岗岩
理由:他们用一些就少一些,形成过程相当缓慢,从人类历史角度来看是不可再生的。
2.可再生资源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结合下面的图文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出示我国陆地、矿产、耕地、河流年径流量、森林等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比值资料,据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下表
自然资源 |
居世界位次 |
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比值 |
陆地面积 |
第三位 |
不足 1/2 |
矿产资源 |
第三位 |
不到 1/2 |
耕地面积 |
第四位 |
2/5 |
河流年径流量 |
第六位 |
1/4 |
森林面积 |
第六位 |
1/3 |
2.据图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3.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国情形成的原因。
完成活动:
了解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方式
你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节约资源,谈一下你是怎样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
课后反思:
第二节 土地资源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等特点。
3.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
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件、投影片、挂图。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又是怎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的土地资源:
板书 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老师知道学生自读课文P67-68,尝试明白我国土地的利用类型有哪些,它们各自的比重又是怎样的?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有什么特点?
明确:我国土地资源特点:
1、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2、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但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后备耕地不足;
3、人与耕地矛盾尤为突出。(要求: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板书 二、地区分布不均
多媒体出示图3.9“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指导学生观察我国各土地类型的分布情况。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差别?(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西向东是如何变化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差别?(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
[讲述]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各三组,说明耕地、草地、林地的破坏现状。
[展示]漫画
[提问]从漫画中你看到了什么问题?我们自己生活的地区中还有哪些破坏与污染土地资源的现象?还有哪些乱占耕地的现象?请大家讨论一下,派代表回答。
板书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讲述]面对这些问题,国家有以下几种措施:
(1)由国家制定政策法令,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要求公民遵守国家的法令,违者要追究责任,受到处罚。
(2)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在风沙危害的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等。
[展示]防护林体系示意图、沙漠边缘的防护林带景观图
[启发]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要有这些措施?这些措施能起到保护土地资源的作用吗?你还有哪些保护土地资源的建议?
[小结]略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水资源
教学目的:
①地球上各种水体,以及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
②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路线及意义
③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
①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路线及意义
②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
施教策略:
分析图像、表格、文字等各种信息、资料
教学难点
难点:
①学会分析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②理解水利工程的作用,如三峡、小浪底工程。
③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克服方法:
分析图像、表格、文字等各种信息、资料
设计思路:
通过学生阅读各类图表,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析图、释图的能力;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解决途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水资源利用状况,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收集有关水资源紧缺、水资源利用状况等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教学资源
教师课前收集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制作本节相关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导入新课 板书 提问 总结 板书 提问 |
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与环境三大问题,水资源是各种资源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资源。水资源与环境密切相关,也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问题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水资源”。 第三节 水资源 一、水是宝贵的资源 水是宝贵的资源,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有关资料 想一想,什么叫水资源?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表格 地球上的各种水体
水体 |
分布 |
所占比重(%) |
占淡水总量 |
占水体总量 |
海洋水 |
海洋中 |
|
96.538 |
陆地水 |
淡水 |
冰川水 |
68.69 |
2.526 |
深层地下水 |
30 |
河流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水 |
0.3 |
咸水 |
湖泊和地下咸水 |
|
0.935 |
大气水 |
大气水 |
|
0.001 |
人类生产活动——水污染——可用水资源减少 二、水资源的分布 “我国河流流量分布图” 在内流区内,河流的径流量小,为什么? 在外流区内,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南方河流与北方河流的径流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什么? 1.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2.夏秋多,冬春少 读教材图“我国河流流量分布示意”的三段资 |
使学生认识水的价值。 教师组织教学 请同学读课本图“水资源是有限的”,归纳填表。 |
水是日常所必需,在本课教学中注意与日常生活事例相联系。 可利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水的作用的认识。 目的是通过气候、河流的分布知识,推导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和水资源的分布,使学生掌握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成因。
|
板书 提问 |
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水资源的利用必须依赖水利工程建设。想一想,主要有哪些水利工程措施呢? ——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 三、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 农业生产中如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工业生产中如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家庭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出示“节水标记” |
请同学们说说它的含义 |
|
小结 |
师生共同小结。(略) |
|
|
作业反馈 |
填图册 |
|
|
板书设计 |
第三节 水资源 一、水是宝贵的资源 二、水资源的分布 1.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2.夏秋多,冬春少 三、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 |
|
|
教学反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