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项目库 >> 正文

中学优质教师资源库——初中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四节精品教案

作者:   编辑:王轩   审核:王璐    时间:2022-04-08 点击数: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是本章的最后一节,是学习省区地理的具体体现,并且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课程标准也规定北京为必学区域。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本节是中国区域地理省级区域的开始,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内容,并且可以自学其他教材中没有介绍的区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学会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2)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了解北京的位置与范围,古城与新城的变迁。

(2)能够利用各类地理信息,说出北京具备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城市职能的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描述北京的位置、范围。(2)说出北京的职能。。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互动交流:出示奥运五环,提问:2022年冬季奥运会在哪里举办?

请同学们欣赏中国北京冬奥会宣传片——播放视频,提出问题:

1.你从视频中观看到了哪些信息?

2.北京作为冬奥会的主办地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回答问题:在中国北京举行

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与同学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和思考冬奥会的举办地选在北京的原因。

设置播放视频,互动交流环节为探究北京激发学生的欲望

活动一.读图归纳—定位置

1.互动提问:想一想:我们要了解北京的位置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呢?

补充:经纬度位置:找出主要的经纬线,描述所在的温度带。

相对位置: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

海陆位置:所在的地形区,是否濒临海洋。

2.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请根据图中信息描述北京的地理位置。(教师提供——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和北京地图)

3.互动交流与归纳整理:

经纬位置: (40°N ,116°E),位于北温带,属于暖温带。

相对位置:东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

海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面临渤海。

1.说一说:

描述北京的位置可以从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等三个方面进行。

2.说一说:看图描述北京的位置。

3.归纳整理: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标画出北京的经纬度。

说出北京的人口和面积。

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的知识归纳描述位置的方法,既能锻炼学生对已有方法的应用,也能让学生更系统的描述北京的位置。

活动二.析图发现—探环境

1.引导学生分析北京的气候:(教师提供温度带图和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2.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图,归纳北京的地形、地势特征。提出问题:(1)地形特点:以         为主。(2)山脉:西—         ,北—      

(3)地势特点:                     低。

3.探究北京的河流:说出北京的主要河流,并分析地形与河流之间的关系?

再次强调:地势影响河流的流向;河流流向反映这个地区的地势特征。

4.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分析北京成为古都的自然条件及城址变迁。

出示问题:(1)阅读教材地图6.44,认识北京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注意从地形、纬度、地势、河流、战略等)方面讨论。

(2)阅读图6.45,分析北京古城城址的变迁(空间变迁过程、变迁与水源的关系)

5.展示交流——分组展示:

(1)从地形、地势、河流待方面,讨论北京自然地理条件的优势。

(2)鼓励学生综合信息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教师归纳:北京依山傍水,靠近海洋,进能攻,退能守,西面和北面有广大的腹地,资源丰富,所以地理位置优越。

(3)提问: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是怎样变化的?

补充:旧城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空间分布上从辽南京城原址逐渐向北、向东扩展,至明清时又向南缩,至明清时期演变为“凸”字形。

追问:分析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

拓展:而且不断向大的河流和湖泊靠近,便于利用河流和湖泊进行生活用水的取用、运输和防御等。

1.分析归纳: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秋短,冬夏长。

2.读图分析与交流整理

3.读图与交流:(1)主要河流         

(2)大致流向:

       

(3)注入海洋:    

4.合作交流:

读图分析,小组内交流,积极参与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5.展示交流:

(1)气候:地处暖温带,气候适宜,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河流:有河流流经,能够提供水源、航运和防御之利;周围地区能源、粮食等供应充足。地形:地形平坦开阔,周围三面环山易守难攻;有对外联系的通道,距海近,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2)说一说

(3)读图分析变化:旧城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

观察发现:无论北京古城城址怎样变迁,始终靠近河流和湖泊。  

认识北京的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要注重方法的引领,以问题填空的形式降低难度

开展小组合作,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

引导学生学会从图中提取信息,学会读图,用图

活动三.举例归纳—探职能

1.出示新中国成立的图片和简单的资料: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成为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2.提问:北京的这些职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机构和建筑上呢?

3.展示第一组材料:出示中南海: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在地;天安门:国家举行重大庆典活动;提问:这些部门体现什么职能呢?

4.展示第二组材料:请分析三幅图分别说明了北京的哪种城市职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大剧院

拓展材料:展示位于北京的国家图书馆和中央电视台、国家体育馆、水立方、鸟巢等体现文化中心的部门。

5.展示第三组材料:分析三幅图分别说明了北京的哪种城市职能?

拓展: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北京举行,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其国际交往中心的职能。

1.看图,读一读

2.自主说一说:

3.展示交流:读材料回答,这些都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4.析图与互动交流:这些都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5.读图交流:这些都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国际交往中心

鼓励学生“说”在交流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知识,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课堂总结:

     

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是本章的最后一节,是学习省区地理的具体体现,并且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课程标准也规定北京为必学区域。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本节是中国区域地理省级区域的开始,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内容,并且可以自学其他教材中没有介绍的区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

(2)让学生学会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认识方法和思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合作探究结合直观的图文资料,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

(2)阅读教材图文资料,通过课堂活动、小组讨论,认识北京的新变化,能举例说出北京城市建设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合理发展区域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根据城市的历史条件处理城市建设中“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的现实矛盾。

教学难点:学会根据城市的历史条件处理城市建设中“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的现实矛盾。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资料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北京著名景点欣赏》提出问题:

1.你从视频中观看到了哪些景点?

2.这些景点反映了北京什么样的职能呢?

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说出所观所感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为探究北京做铺垫

活动一:游名胜谈变化—细说古城

1.课件出示北京城的历史变化,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北京的发展,从而知道北京市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

2. (承接)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知道北京有哪些著名的名胜古迹?

3.引导学生展示交流:

补充与拓展:

(1)前门大街是老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有许多中华老字号。近年来,经过大规模的修缮政治,前门大街恢复了民国初年的风貌。        

(2)南锣鼓巷是我国现唯一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3)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4)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的皇家陵寝的总称。

师生共同总结: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提问:北京有哪些有特色传统文化的建筑呢?

出示图片,进行总结:北京城中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四合院、胡同、牌楼等令人流连忘返。                        

5.引导学生利用北京城区的变化讨论:北京旧城的城市布局。

追问:思考:北京旧城为什么会这样布局?

6.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故宫为例了解北京名胜古迹的保护。——近年来,参观北京故宫的游客数量剧增,给故宫保护带来了很大压力。对于下面的建议,说说你的看法。

(1)提高门票价格

(2)限制每天的门票销售数量

(3)提倡文明、环保的游览行为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虚拟旅游

共同交流:(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虚拟旅游可以提前了解名胜古迹,但是不能取代实地的参观。

1.阅读北京的发展历史,总结北京的建城史和建都史。

2.发现与交流:

八达岭长城、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3.展示与交流

(1)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黄宫,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现为故宫博物馆,是我国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

(2)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它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4.说一说:知道北京四合院、胡同等。

5.说一说,结合课本和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探讨。

6.小组合作学习:

(1)提高门票价格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不会很明显,也加重了游客的负担。

(2)限制每天的门票销售数量可以有效保护故宫。

(3)游客文明、环保的游览行为是保护名胜古迹的关键

简单的梳理北京的发展史,为理解北京成为历史古城做好铺垫

课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表达展示的能力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学习参与

活动二:感悟现代气息—游历新城

1.出示图片: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新区不断涌现。

(承接)北京的现代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2.引导学生说一说,读一读。——认识北京的重点功能区

(1)中央商务区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与标志,一般位于城市的黄金地带。是北京最富有活力和最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地区。

(2)金融街是对我国金融业颇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区,拥有中国人民银行等众多银行和我国最高金融决策和监管机构。

3.北京的现代化还体现在交通上——认识北京现代化立体化交通网络

(1)出示北京的交通线路图,提问:观察北京的交通线路图,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环形公路把主要放射状交通干线连接起来,放射状交通干线便捷了中心城区的对外联系

(2)出示北京轨道交通线路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3)展示北京的铁路和首都国际机场。

4.活动拓展:(一)认识北京的现代化

下面是生活在北京的一些中学生对城市现代化的体会。结合你的认识和感受,说说你对城市现代化的理解。

(1)从我家去学校路途虽然较远,但是我乘坐地铁上学从来没有迟到

(2)我居住的小区已经铺设了宽带网,其可以在家里享受极速“冲浪”的网上愉悦。

(3)现在,在北京主要的道路两侧、大厦周围、小区的各个角落都能见到满眼的绿色,绿地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活动二:阅读下列材料,针对“   四合院和胡同是拆除还是保护”这一议题,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1)我家居住的四合院就是一个大杂院。这里拥挤不堪,卫生条件差,房屋年久失修,交通也不方便。我们希望能尽快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2)我去过世界上许多著名城市,北京吸引我的不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而是体现老北京特色的四合院和胡同。

(3)过去,我们拆掉了北京的城墙。现在我们要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四合院和胡同承载着北京的传统文化,是北京特有的城市风貌。

5.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北京——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发展与问题

图文展示北京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文化特色与时代风貌相结合

6.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新北京、新定位该怎样做?为了实现目标,国家和人民做了哪些努力?

(1)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北京把大型钢铁企业“首钢”迁出北京。“首钢”旧址改建成首钢工业遗址公园,成为北京西部综合服务中心和后工业文化传译产业区。

(2)为建造宜居城市,北京在城市中心打造了一批开放的街心公园、绿地和广场。皇城根遗址公园南北长2.4千米,在紫禁城和王府井商业街之间构筑了一条绿色走廊。

1.图文结合,感悟北京是一个现代化大都市

2.说一说,读一读。

(1) 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王府井商业街拥有众多的大型商场,具有数百年悠久历史的著名商业区

3.观察与发现:(1)北京市区交通四通八达,形成了网状的交通网络,方便人们的出行

(2)说一说:城市轨道交通也很发达,并且已初步建设成网。

(3)总结: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4.阅读思考与交流评价:

(1)材料一体现了北京的交通设施建设的现代化

(2)材料二体现了北京的信息化

(3)材料一体现了北京的绿地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活动二探讨总结:北京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注意在保持旧城基本布局和原有风貌的基础上,一些重要的四合院、胡同和特色街区得到保护和修缮。同时还兴建了一些现代建筑。漫步北京街头,可以看见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既具文化特色,又显时代风貌。

5.图文结合,感受北京的现代气息与古文化并存的格局

6.认识北京的发展方向:国家首都、世界城市、   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

图文结合,了解北京的重点功能区,从而深入感受北京的现代化

对学生的观察与发现,教师要及时评价和补充,使学生获得科学、有序的地理知识

设置活动讨论,既能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巩固,也能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北京现代化大都市的体现

通过活动和材料的思考探究,建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项目的观念

课堂总结:

     

拓展应用

想一想,为什么说北京四合院与自然环境的天作之合?

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比如"坐北朝南"、"四围合一"等。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出示地图,引导学生思考:

线索1:坐北朝南

北京地处北半球中纬度,阳光从南面照射过来,这就决定了合院的采光取向,进而形成“面南”意识。此外,受季风影响,这里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四合院建筑也自然而然地以坐北朝南作为它的最佳方位选择。

线索2:四围合一

是北方民居的代表,一般来说平原(地形)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宽敞的院落有利于采光。由于四合院的地势在总体安排上往往是西北高东南低,水自西北向东南流。这样一来,东南的排水作用就凸显出来,四合院的院门就设计在东南方位。

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锻炼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的兴趣

版权所有:许昌学院 地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地址:许昌市八一路88号 理科综合楼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710